[内容提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的储蓄业务到零售业务,再到目前的个人金融业务,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开放步伐日益扩大,国内个人金融业务正在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以个人理财、个人融资为主的个人金融业务正在成为国际上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零售业务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达到50%左右,已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重要渠道。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环境,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还存在着保守的经营理念、匮乏的人才资源、僵化的运营机制、滞后的市场营销、盲目的产品开发等各方面的弊端,尤其需要研究探讨并尽快制定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加快体制改革、增强竞争能力、强化服务手段、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个人金融业务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被称之为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按客户对象划分出的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业务,是对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银行及其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总称,其业务包括储蓄、结算、投资咨询、资产运作、中间业务、消费信贷等项目在内的系统的银行服务形式。个人金融业务是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得到各商业银行的青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还刚刚起步,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更是一座急待开发的“富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谁与争锋,只有抢得先机,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家界限已显得日益模糊,金融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的准入门槛已随之逐渐降低,这也就意味着外资金融机构开始大举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目前的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已经进驻了像美国的花旗银行、香港的汇丰银行等。然而,他们并不如同我们所料想的,仅仅抓住优质公司客户,大力拓展其公司业务,对于中国的个人金融市场也正虎视眈眈。尤其是2006年以来,外资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准入正式拉开了帷幕。
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拓展金融市场和增加利润的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日益发达的国家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内外部形势的要求,在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变革和创新,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战略举措,在经营机制上完成了从储蓄业务到零售业务的转换,目前正向全面拓展具有深层次内涵的个人金融业务稳步迈进。但是,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均不成熟,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营销手段尚显稚嫩,经营的总体规模和市场占比受到一定限制,个人金融业务的整体赢利能力偏弱,尤其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积极适应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及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借鉴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成功发展经验,加快推进个人金融业务体制改革,是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